|
操作符
操作符是用來對數組和變量進行某種操作運算的符號。
1、算術操作符
操作符 | 名稱 | 示例 |
+ | 加 | $a+$b |
- | 減 | $a-$b |
* | 乘 | $a*$b |
/ | 除 | $a/$b |
% | 取余 | $a%$b |
2、復合賦值操作符
操作符 | 使用方法 | 等價于 |
+= | $a+=$b | $a=$a+$b |
-= | $a-=$b | $a=$a-$b |
*= | $a*=$b | $a=$a*$b |
/= | $a/=$b | $a=$a/$b |
%= | $a%=$b | $a=$a%$b |
.= | $a.=$b | $a=$a.$b |
前置遞增遞減和后置遞增遞減運算符:
$a=++$b;
$a=$b++;
$a=--$b;
$a=$b--;
3、比較運算符
操作符 | 名稱 | 使用方法 |
= = | 等于 | $a= =$b |
= = = | 恒等 | $a= = =$b |
!= | 不等 | $a!=$b |
!= = | 不恒等 | $a!= =$b |
<> | 不等 | $a<>$b |
< | 小于 | $a<$b |
> | 大于 | $a>$b |
<= | 小于等于 | $a<=$b |
>= | 大于等于 | $a>=$b |
注:恒等表示只有兩邊操作數相等并且數據類型也相當才返回true;
例如:0= ="0" 這個返回為true ,因為操作數相等
0= = ="0" 這個返回為false,因為數據類型不同
4、邏輯運算符
操作符 | 使用方法 | 使用方法 | 說明 |
! | 非 | !$b | 如果$b是false,則返回true;否則相反 |
&& | 與 | $a&&$b | 如果$a和$b都是true,則結果為true;否則為false |
|| | 或 | $a||$b | 如果$a和$b中有一個為true或者都為true時,其結果為true;否則為false |
and | 與 | $a and $b | 與&&相同,但其優先級較低 |
or | 或 | $a or $b | 與||相同,但其優先級較低 |
操作符"and"和"or"比&&和||的優先級要低。
5、三元操作符
Condition ? value if true : value if false
示例:($grade>=50 ? "Passed" : "Failed")
6、錯誤抑制操作符:
$a=@(57/0);
除數不能為0,會出錯,所以加上@避免出現錯誤警告。
7、數組操作符
操作符 | 使用方法 | 使用方法 | 說明 |
+ | 聯合 | !$b | 返回一個包含了$a和$b中所有元素的數組 |
= = | 等價 | $a&&$b | 如果$a和$b具有相同的元素,返回true |
= = = | 恒等 | $a||$b | 如果$a和$b具有相同的元素以及相同的順序,返回true |
!= | 非等價 | $a and $b | 如果$a和$b不是等價的,返回true |
<> | 非等價 | 如果$a和$b不是等價的,返回true | |
!= = | 非恒等 | $a or $b | 如果$a和$b不是恒等的,返回true |
操作符的優先級和結合性:
一般地說,操作符具有一組優先級,也就是執行他們的順序。
操作符還具有結合性,也就是同一優先級的操作符的執行順序。這種順序通常有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或者不相關。
下面給出操作符優先級的表。最上面的操作符優先級最低,按著表的由上而下的順序,優先級遞增。
操作符優先級
結合性 | 操作符 |
左 | , |
左 | Or |
左 | Xor |
左 | And |
右 | |
左 | = += -= *= /= .= %= &= |= ^= ~= <<= >>= |
左 | ?: |
左 | || |
左 | && |
左 | | |
左 | ^ |
左 | & |
不相關 | = = != = = = = != = |
不相關 | <<= >>= |
左 | << >> |
左 | + - . |
左 | * / % |
右 | ! ~ ++ -- (int)(double)(string)(array)(object) @ |
右 | [] |
不相關 | New |
不相關 | () |
為了避免優先級混亂,可以使用括號避開優先級。
控制結構
如果我們希望有效地相應用戶的輸入,代碼就需要具有判斷能力。能夠讓程序進行判斷的結構稱為條件。
1、if..else循環有三種結構
第一種是只有用到if條件,當作單純的判斷。解釋成“若發生了某事則怎樣處理”。語法如下:
if (expr) { statement }
其中的expr為判斷的條件,通常都是用邏輯運算符號當判斷的條件。而statement為符合條件的執行部分程序,若程序只有一行,可以省略大括號 {}。
范例:本例省略大括號。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php
if ($state==1)echo "哈哈" ;
?>
這里特別注意的是,判斷是否相等是==而不是=,ASP程序員可能常犯這個錯誤,=是賦值。
范例:本例的執行部分有三行,不可省略大括號。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php
if ($state==1) {
echo "哈哈 ;
echo "<br>" ;
}
?>
第二種是除了if之外,加上了else的條件,可解釋成“若發生了某事則怎樣處理,否則該如何解決”。語法如下:
if (expr) { statement1 } else { statement2 }
范例:上面的例子來修改成更完整的處理。其中的else由于只有一行執行的指令,因此不用加上大括號。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php
if ($state==1) {
echo "哈哈" ;
echo "<br>";
}
else{
echo "呵呵";
echo "<br>";
}
?>
第三種就是遞歸的if..else循環,通常用在多種決策判斷時。它將數個if..else拿來合并運用處理。
直接看下面的例子: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php
if ( $a > $b ) {
echo "a 比 b 大" ;
} elseif ( $a == $b ) {
echo "a 等于 b" ;
} else {
echo "a 比 b 小" ;
}
?>
上例只用二層的if..else循環,用來比較a和b兩個變量。實際要使用這種遞歸if..else循環時,請小心使用,因為太多層的循環容易使設計的邏輯出問題,或者少打了大括號等,都會造成程序出現莫名其妙的問題。
2、for循環就單純只有一種,沒有變化,它的語法如下:
for (expr1; expr2; expr3) { statement }
其中的expr1為條件的初始值。expr2為判斷的條件,通常都是用邏輯運算符號(logical operators)當判斷的條件。expr3為執行statement后要執行的部份,用來改變條件,供下次的循環判斷,如加一..等等。而statement為符合條件的執行部分程序,若程序只有一行,可以省略大括號 {}。
下例是用for循環寫的的例子: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php
for ( $i = 1 ; $i <= 10 ; $i ++) {
echo "這是第".$i."次循環<br>" ;
}
?>
3、switch循環,通常處理復合式的條件判斷,每個子條件,都是case指令部分。在實作上若使用許多類似的if指令,可以將它綜合成switch循環。
語法如下:
switch (expr) { case expr1: statement1; break; case expr2: statement2; break; default: statementN; break; }
其中的expr條件,通常為變量名稱。而case后的exprN,通常表示變量值。冒號后則為符合該條件要執行的部分。注意要用break跳離循環。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php
switch ( date ( "D" )) {
case "Mon" :
echo "今天星期一" ;
break;
case "Tue" :
echo "今天星期二" ;
break;
case "Wed" :
echo "今天星期三" ;
break;
case "Thu" :
echo "今天星期四" ;
break;
case "Fri" :
echo "今天星期五" ;
break;
default:
echo "今天放假" ;
break;
}
?>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break;別遺漏了,default,省略是可以的。
很明顯的,上述的例子用if循環就很麻煩了。當然在設計時,要將出現機率最大的條件放在最前面,最少出現的條件放在最后面,可以增加程序的執行效率。上例由于每天出現的機率相同,所以不用注意條件的順序。
php技術:php 操作符與控制結構,轉載需保留來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