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簡介
當我們已經熟悉博客、播客、RSS、Wiki、P2P、SNS等這些Web 2.0概念或者名詞時,人們已經開始對Web 3.0做起了規劃。就如預期的一樣,在web2.0大會上,web3.0的討論成為會議的一個熱點。而在web3.0中被提出的觀點,則更具有深遠意義。它悍足了互聯網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會以人們所需、數字化、多維化、更加開放的形式展現互聯網。IT企業界也開始對Web 3.0加足了重視,比如Google對Web 3.0的精心布局,目前已經完成了從信息創作、信息組織、信息存貯、信息檢索、信息發布、到信息翻譯、再到信息服務、以及無線服務Google SMS 的一整條Web 3.0產業鏈的構建。Windows Live和Office Live是Web 3.0時代的領航產品,用戶將可以定制自己的互聯網內容世界。除了大公司的戰略布局之外,Web 3.0在技術層面也有了新的發展。要實現語義網,其核心是要建造樂高積木—標準化的數據描述符。自1998年被W3C(萬維網聯盟)制定為標準以來,XML(可擴展標識語言)已成為互聯網通用的數據描述語言標準,尤其是商業用戶交換企業信息的通用方式,相比以前的HTML,XML具有清晰的結構以及強大、靈活的標簽定義和數據描述機制,。但XML的缺點是只能描述數據的語法,而不能表達機器可理解的語義,無法滿足語義網的要求。
二、回顧過去
對于一個陌生的事物來說,歷史是比較重要的,通過歷史來我們可以了解事物的來龍去脈。首先看看web1.0,它是以集中編輯、發布信息為主,相對網站來說就是集中提供給用戶信息(這些信息不一定是用戶需要的),而對于用戶來說只是簡單的被動閱讀。這些門戶站點很多,比如新浪、搜狐等。這些站點可能給用戶的閱讀經歷是,需要在很多信息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進行閱讀,站點和用戶是單向性的。也許是web1.0的先天不足,讓web2.0把互動視為最主要的元素,用戶可以為站點提供內容信息,并不同程度的參與網站的建設,實現了站點和用戶、用戶和站點的雙向性的交流。這個時期門戶站點比如博客網、維基百科等。在此你可能會有一個疑問,是不是有交互的就是web2.0,沒有交互的就是web1.0,為了回答這個疑問,咱們還是說明一下它們之間的區別吧,無論是web1.0還是web2.0,它們都會在現有的互聯網環境中進行內容信息的交流,但是web2.0要比web1.0表現的更加淋漓盡致,更加強調互動參與。時時刻刻的發展,互聯網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web1.0誕生新的互聯網經濟模式,web2.0又創新了新的互聯網經濟模式,那么下一代的web3.0又是什么樣子的呢?
三、web 3.0的觀點
web3.0同web2.0一樣,至今也沒有統一的觀點,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關于web 3.0的觀點。
觀點1:web3.0將借助強大的開發的API使web成為一個操作系統。
這一觀點的提出是Dan Gillmor,硅谷最著名的IT專欄作家。他認為web3.0是一個全新的人機對話時代,借助于開發的API,web將成為一個操作系統。說起開放的API,很對人搞不太清楚而且對于開放API是否真的能帶來一個時代,持懷疑態度。也許您接觸過或者開發過Web Service,就是它將會在開發的API中充當主要的角色,企業提供完成特定需求的在線應用服務,其他網絡用戶的應用軟件能夠通過互聯網來動態訪問并使用這些在線服務。這些web服務,多數以開發的API提供給用戶,通過這些開開放的接口,網絡用戶可以把現有的web服務集成到自己的應用系統中,比如Google、yahoo等都提供了自己的web服務,而且很多是開發的。所以有強大的開發API,就有可能讓web成為一個操作系統。
觀點2:web3.0是以主動性、最大程度的數字化、多維化等為特征,以服務為內容的第三代互聯網系統。
主動性:web3.0最明顯的特征就是主動性,即網站主動提取用戶的需求,并加以分析處理,然后根據用戶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資源和服務。
最大程度數字化:無論是商品還是服務的交易,都會涉及時間效率和空間成本的問題。按照一定的規則將商品和服務數字化,并通過互聯網進行傳遞,可以同時解決時空上的矛盾。
多維化:web 3.0時代將會出現信息多維化的趨勢,即對同一信息曹勇不同的視角和技術手段來展示,給用戶更加真實直接的感受。
四、大致總結
總之,web3.0會變成一種全員營銷的模式,參與者與網站共同獲利,解決信息社會機制的問題,也就是最優化自動整合的問題。真正的Web 3.0不僅止于根據用戶需求提供綜合化服務,創建綜合化服務平臺,關鍵在于提供基于用戶偏好的個性化聚合服務。在Web 3.0時代,同一模式化的綜合門戶將不復存在,如人們看到的新浪新聞首頁將是個人感興趣的新聞,而那些他不感興趣的新聞將不會顯示。當然,這種個性化的聚合必須依賴強大的智能化識別系統,以及長期對于一個用戶互聯網行為規律的分析和鎖定,它將顛覆傳統的綜合門戶,使得Web 3.0時代的互聯網評價標準不再是流量和點擊率,而是到達率和用戶價值。因此,Web 3.0時代能夠贏得用戶青睞的公司,一定是基于用戶行為、習慣和信息的聚合而構建的,人性化、友好界面、簡單易用一定是其核心元素,基于用戶需求的信息聚合才是互聯網的趨勢和未來。
NET技術:Web 2.0的后繼—Web 3.0,轉載需保留來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